奇人奇人,饱览群书把脉治病的“土医生”
上月27日上午,秋风萧瑟、细雨蒙蒙。有幸跟随渠县启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渠县万寿镇曹家村1组,脱贫户伍发碧老人家里,去看望、关心,并进行了慰问。
而今过去近一个月时间,但仍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其间,又有几波志愿者去过她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笔者,把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人爱上学习、爱上读书。知识是打开成功道路上的一把金钥匙。
其房屋座落在半山腰,东北方朝向,紫红色的琉璃瓦,单家独户。崎岖的水泥路连接着山上的主干道,交通还算比较方便。正房两间一楼一底,再加偏房为厨房、厕所。房子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远处有住房和院落。
走进堂屋,让人惊呀的是,堂屋墙壁上挂着4、5幅书法作品,堂屋右边的书柜里,整齐摆放着许多书籍。走进一看,好家伙有军事、政治、医学、易经,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等各类书,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充满浓浓的书香门第气息。
好奇心的驱使我不得不问,这么多书是谁在看?谁在学?
原来是伍发碧老人的儿子楚天开,学习收藏了这些书籍,先以为他有好高的文化水平。通过交谈,得知他只读了小学一年级,因家境贫寒便辍学了。
楚天开,50开外、其貌不扬、个头不高,但身材魁梧。黑黢黢的脸上挂满微笑,一幅老实憨厚的样子,显得格外亲切。他是中国农民,典型的代表之一。
据他介绍,一共五姊妹,他排行老三,家中唯一男丁。上世纪90年代初,父亲就去逝了。80年代末至2020年12月,一至在外务工挣钱养家糊口。由于没啥文化和技术,只能在各建筑工地,做打杂小工。每年所挣的钱,除帖补家用外,其余都用来购买了这些书籍。
打工这些年,除黑龙江、新疆没去外,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酷爱学习,曾到全国近2000所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几乎跑遍了所有的新华书店。看到喜欢的书就买下来,利用空闲时间就进行学习。由于文化程度低,好多字都不认识,他就查字典识字,逐字逐句地学,然后融汇贯通并学以致用。他相信,学无止境、知识改变命运。
他说,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女儿楚嵛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在在北京工作。
因家境一直不好,其家属待女儿出生后不久,便离开了家,至今渺无音讯。
近两年来,因母亲年老多病,一直在家务农。附近村民伤风感冒,都找他把脉开处方治病。如今他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土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