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山野间的“教育候鸟”:为乡村孩子推开五光十色的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川省教育厅自2022年起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走教教师资助项目”,选派中小学音体美专业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段薄弱学校走教,经费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安岳县于2023年秋期启动艺体教师“走教计划”,目前已有202名教师流动到乡村学校,惠及5.1万名学生。

沟越走越深、林越来越密,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道上颠簸了50分钟后,中午1点,安岳实验中学美术老师邓艳春到达了她的走教学校——安岳县清流初级中学。

此时,初一二班的教室里,刚吃过午饭的同学们趴在桌上午休。眼尖的唐缘瞥见了正提着画具袋上楼的邓老师,眼睛瞬间放出光芒。感受到这道光,邓艳春对上孩子的眼眸,做了个“嘘”的手势。

这是安岳县202名艺体走教老师的日常。2023年9月以来,他们像一群“教育候鸟”,穿越蜿蜒山路,背着乐器、颜料、教案,将歌声、色彩与汗水播撒在乡村校园,带着5.1万名农村学生完成了一场关于美的觉醒。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走进这片柠檬花盛开的土地,探寻这群“美育摆渡人”的故事。

一支黑白笔 描出多彩画

“颜色不用上得很均匀,安岳石刻历经沧桑,颜色是斑驳、淡雅的。”在这堂《藏在身边的美学密码——安岳石刻的线条与色彩》美术课上,邓艳春指导30名初一学生用一支黑色的勾线笔,画出他们眼中的石窟之美,再用油画棒装点上色彩。

邓艳春指导学生。

为佛像点上一颗痣,增加树枝作为小场景、画一个Q版菩萨……孩子们的笔下,一尊尊佛像环肥燕瘦、喜怒嗔痴,栩栩如生,有的甚至进行了再创作,将自己的理解融入画作。

“有时候孩子们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但艺术恰恰需要创新。”邓艳春说,孩子们常给她带来惊喜,这种学以致用的表现也让她深受启发。

认真作画中的同学们。

乡村孩子家庭条件有限、色彩材料匮乏,邓艳春选择最简单的线描教学,主要教授黑白画、青花瓷和剪纸系列课程,以此引导孩子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邓艳春对学生画作一一点评。

邓艳春鼓鼓囊囊的画具包里,塞满了美术笔、色彩盒、颜料棒。她常利用走教补助的资金自购材料,同时找到所在学校寻求援助,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备齐画具。

课堂永远充满朝气和生命力,走的时候孩子们纷纷送她到大门口,没用完的教材孩子们像“宝贝”一样珍藏……在近1年的时光里,太多温暖的瞬间让邓艳春泪目,而这些足以抵消走教的辛劳与走教补助资金的“入不敷出”。

来都来了 多上两节课

“哪位同学来演奏一次?”音乐老师周先凯话音刚落,安岳县两板桥九年制学校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孩子们齐刷刷举手。

被点到名的两名同学调整气息、手持竖笛,在音乐的伴奏下先后完整流畅演奏出《蒙古小夜曲》。

学习竖笛的孩子们。

“注意呼气时把细长、均匀的气吹到纸片的下角。”大班课后,周先凯并未急着回去,而是来到了学校的竖笛社团,指导10余个孩子进行基本功练习和曲目排练。

安岳县石羊小学音乐老师周先凯是全县知名的“走教达人”。作为四川第一人口大县、教育大县,2023年9月,安岳县积极破题“城强乡弱”艺体教育困境,分年度启动两批艺体教师走教项目。高级教师周先凯两次报名,申请到安岳县最偏远的两板桥九年制学校走教,其对竖笛音乐教学的热爱,让不少老师感佩。

认真授课的周先凯。

在安岳县两板桥九年制学校兼职音乐老师郭普琼看来,周先凯不仅仅是“来都来了,多上两节课”,而是“有时间就来。”

在他的指导下,两板桥学校学习竖笛的孩子超过100人,并成立了由高音、中音和次中音竖笛组成的乐队。乐队先后参加了片区及全县的文艺演出并获得佳绩。一次演出前,四年级一班的邹城锦主动找到周老师请求“上难度”,将独奏曲目由《四季歌》改为更复杂的《隐形的翅膀》。

孩子们正在进行曲目排练。

周先凯告诉记者,有些孩子通过音乐学习,表现出了更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性。他坚信,音乐是塑造学生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在更多乡村孩子心中播下音乐梦想的种子,让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把古诗“跳”进课间操

一边背古诗,一边做体操。这样新鲜的场景正在安岳县石羊小学操场上演。

代婷教孩子们跳古诗韵律操。

傍晚,33岁的走教体育老师代婷按下音响开关,60个孩子随古诗韵律操起舞,举手触《静夜思》,踏步对《望庐山》。这位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特意把小学必背古诗融入课间操,让古诗的旋律与跳跃的步伐共振。

安岳县石羊小学只有两名专职体育老师。代婷的到来,如一场及时雨,不仅充实了师资力量,更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孩子们在跳古诗韵律操。

“相比城市孩子,农村娃娃耐力更好,但运动技能要差一些。”代婷根据农村学生体质、性格特点,着重加强孩子们运动技能的训练。注意到学校的排球项目比较突出,她就专门给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排球入门课,从颠球这种基础动作教起,手把手带孩子们解锁新技能。

除常规体育课程教学外,代婷还把古诗和课间操来了波“梦幻联动”,用古诗韵律操取代传统广播操,将小学必备古诗词与音乐、动作有机结合,孩子们一边锻炼一边背诗,直接把体育课变成“快乐学习现场”。

快乐跳操的同学们。

代婷的走教排课是每周四早上八点半。为及时赶到,她需要6点起床,乘坐1小时左右的客车到校。自2024年9月加入走教行动以来,她从未缺席过一节课程。“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确实存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而走教正是弥补这一差距的有效途径。”代婷说道。

在安岳县教体局,一本“走教教师台账”记录着202名艺体教师的奔波轨迹: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6人、累计走教5800节次、受益学生5.1万人,艺体专业专职上课率从原52.68%提升到了93.16%。

而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套坚实的支持体系:每年职称评定单列15个中级、10个高级指标,评优评先向走教老师倾斜,受援学校保障后勤,这些共同构成了走教老师奉献背后的温暖守护。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