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巴蜀美食丨一条永宁河,两样“土快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图片


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今人常说:“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从古至今,”始终与人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


泸州叙永,古称永宁。据叙永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景川侯曹震奉命疏通永宁河道,使川黔物资往来更便捷。江门峡成为北联长江、南接滇黔的重要驿站,在西南水陆交通史上占据关键地位。形形色色的人汇聚于此,历史与社会变迁,也悄然沉淀在街角的柴米油盐中。叙永米花糖和江门荤豆花,正是这段历史的生动见证


图片

叙永米花糖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当时,景川侯曹震奉旨疏通永宁河道,治理险滩195处,成千上万的开河民工日夜劳作,为了保证工期,工头们会定时给民工“打腰站”(加餐)。米花糖因泡开水即食,好吃又方便携带,成了工头的首选。它不仅助力了永宁河漕运的开通,也渐渐成为地方美食。每到逢年过节,人们用它馈赠亲友。即便到了今天,甜糯可口、松软易消化的开水泡米花糖,仍被不少老人当作早饭。


许多叙永人的童年记忆里,米花糖是珍贵的待客食品。每到过年,制作米花糖的师傅会下乡帮村民打米花糖。做好的米花糖,要么当走亲戚的礼物,要么存米缸里,偶尔掰一块给孩子解馋,或用来招待客人。


图片

叙永米花糖 图据文旅叙永微信公众号


2013年,叙永米花糖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泸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和膨化食品高温高压不同,传统制作技艺做出来的米花糖更加健康、绿色。叙永草市街的一家工厂,隔几天就会制作一次米花糖。经过前期处理的阴米,经过浆糖、爆米等工序,再配上花生、核桃、桂花糖等配料,趁热拌匀后装入特制模具,压紧后由师傅快刀切块,就成了香甜可口的米花糖。


唤起客人儿时记忆,这里生产的米花糖依然采用传统包装,紫红色的“叙永米花糖”几个字格外亲切。米花糖工厂的老板说,虽然现在年轻人偏好辛辣口味甜食兴趣不大,叙永米花糖依然坚持传统技艺和包装,坚守的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情怀。


图片

当年,永宁河河道疏通后,漕运兴盛,叙永江门峡成为川黔物资往来的重要枢纽。川盐从乐山五通桥、自贡、富顺等地装船运叙永江门峡口,再通过人背马运往贵州云贵的铅、锌、铜等矿产品及山货药材,也经古道运至叙永再装船出川。清朝初期,叙永被定为川盐销往贵州的四大口岸之一,商贸繁荣可见一斑


说起江门荤豆花,就不得不提江门峡旁边的九鼎山。九鼎山上的寺庙在西南三省颇有名气,香火旺盛,香客大多会吃一碗素豆花再离开因此江门一带几乎人人会做豆花。然而,对于往来江门峡口的行路人来说,只吃素可不行为满足客人需求,江门一带逐渐出现荤豆花雏形,人称“一锅熟”。山泉水素豆花、老坛泡酸菜、新鲜蘑菇,加上土鸡汤、精肉、大骨汁的荤味,荤素搭配,制作时间短,逐渐成为南来北往客人必吃的美食。


2755eacdb9cd4903851776785d22b1ba.jpg

江门荤豆花 图据叙永县委宣传部

明代文学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三十年间多次途经江门,对豆花煮酸菜的美味赞不绝口。江门峡曾经万商云集、千帆竞流,江门荤豆花发展提供了土壤321国道通车,则让这道美食更受往来客商青睐。


“1989年我开始卖荤豆花时,一碗五角钱,一个人能吃饱,十几分钟吃完就能继续上路。人多可以加个烧白。人再多,也能一起吃荤豆花。”四川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门荤豆花传统制作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曾维彬回忆道当时江门一带荤豆花生意火爆,最多时,从叙永江门到纳溪上马的国道两旁有90多家荤豆花馆子。2012年纳黔高速公路通车后,随着国道车流量减少,江门峡口的荤豆花馆子陆续搬到江门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如今江门收费站两侧的荤豆花馆子从中午11点营业到晚上9点,客人随到随吃,稍等片刻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荤豆花。这份为赶路人“定制”的快餐,依然像当年一样,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延续着江门峡口的繁华记忆。


叙永米花糖和江门荤豆花,将历史与社会的变迁悄然沉淀在街角的柴米油盐中,化作舌尖上的风味,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叙永的故事,延续着这片土地的烟火与温情。


图片


本期话题

你的家乡有哪些美味知名小吃?评论区聊聊~


撰文/彭方均

编辑/郭书琼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