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更是频上热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起点。
近日,在德阳(什邡)通航产业园一角,什邡通用机场建设如火如荼,预计将于今年12月基本建成,2026年投入运营。
从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研发,从检验检测到人才培养,在德阳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航空航天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2024年,德阳航空产业营收93.4亿元,同比增长12.4%,41家重点企业中的28家跻身规模以上行列。
乘着加快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的东风,德阳航空航天产业链日益完善,正以坚实的步伐向着打造高端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书写逐梦蓝天的壮丽篇章。

位于什邡的联合飞机旗下中航智倾转旋翼无人机项目基地。 邹强 摄
从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研发
全产业链正加速构建
在位于什邡经开区的德阳(什邡)通航产业园内,什邡联飞科技倾转旋翼无人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数栋厂房中,工人忙着进行装饰工作。“这是四川首个倾转旋翼无人机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底投产。”工程负责人肖尧介绍,“投产后,‘镧影R6000’将在这里实现量产、总装下线等,这是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时速可达550公里,航程达到4000公里,最大载重量2吨。”
在2024年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联合飞机集团研制的“镧影R6000”完成全球首飞,并签下10亿元意向订单,客户是来自全球各地的10余家企业,其应用领域涵盖应急救援、物流、运输投运等。

受访者供图
什邡联飞科技无人机项目的落地,是德阳抢抓成德同城化机遇,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的生动实践。2022年1月,该项目作为成都金牛区与德阳什邡市签订共同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缔结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后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按照“总部研发+生产基地”分地设置的模式,推动联合飞机等龙头企业在金牛、什邡同步建设、一体发展。
跨区域合作的加快推进,吸引了成都通航产业外溢。2024年,什邡与4家企业签约23亿元项目,涵盖无人机反制系统、eVTOL电机等关键领域,加速产业链补链强链。在德阳(什邡)通航产业园,如今已聚集新航钛、爱思达、星际荣耀等21家企业,涵盖复合材料、无人机整机、火箭总装等领域。接下来,还将与成都金牛区深化“研发+制造”产业合作模式,积极发展飞行培训、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业态,加快构建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力争3年内再造一个百亿产业集群。
目前,德阳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已集聚了一批无人机整机、飞机零部件配套企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配套研发制造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集“研发、制造、培训、维修、运营”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链。2024年,成德绵自凉高端航空航天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配套能力到人才培养
放大优势赋能产业提升
“向天空要GDP”,德阳有哪些先发优势?
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的配套能力持续增强。具备飞机框、梁、肋、壁板、蒙皮、外筒、活塞杆加工制造,航空发动机锻件制造、精密加工,以及航空材料及零部件检验检测、部件装配试验成体系配套的能力。以万航模锻为核心,协同德兰航宇、四川高纳等企业形成精密结构件研制体系;以航空工业凌峰为核心,补充新川航仪等企业构成机载设备研制体系;与中国商飞等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国产飞机C909、C919提供起落架、机头、机身等部位的关键核心模锻件。
检验检测优势特色突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检验检测综合实力全省领先,已建成以国家发电设备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核心,四川工院—中航发北京航材院检验检测中心、二重检测中心等为补充的航空材料及零部件检验检测体系,为航空工业成飞、中国航发成发等提供航空领域化学分析、无损检测、物理冶金检测等检测服务。
园区承载能力基础扎实,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产业布局上,德阳承担着四川省“一核两翼、多点N网”航空产业布局中“北翼”的重要发展任务,已形成3个基础扎实的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功能区。
德阳经开区航空模锻件制造基地,依托万航模锻等企业及国检中心等机构,致力于打造西部地区高端航空精密复杂结构件制造基地;广汉·德阳高新区航空产业园,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优势,布局发展航空航天人才培养、通航运营、通航整机与发动机维修、航空航天体验等产业,建设航空小镇;德阳(什邡)通航产业园,重点培育无人机研发制造、通航整机试飞、应急救援、通航旅游等低空经济业态,打造国内重要的无人机适航(试飞)基地、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基地。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牵头组建全国无人机创新人才培养联盟,筹建“民航低空经济人才培训中心”,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规章标准制定等方面成果丰硕,为德阳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展现强劲的产业创新活力。
航空应用场景在德阳不断出现:2024年9月开通的遂宁安居—广汉三星堆低空航线,将两地通勤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未来计划拓展至川渝10城,不断开拓低空物流应用;应急救援方面,中大型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系统,可在1小时内完成200平方公里森林火情监测,配合北斗导航实现精准投送;城市治理方面,电力巡检无人机采用“自主巡检+AI识别”模式,输电线路故障率下降60%,年节约人工成本超千万元。
从产业集聚到错位发展
打造天空经济新增长极
竞速低空经济这个万亿级新赛道,德阳如何脱颖而出?2024年9月,德阳市政府办印发的《德阳市低空经济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思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依托什邡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契机,将德阳市低空经济产业培育发展与什邡通用机场建设同规划、同布局,推动什邡经开区、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联动打造德阳市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将低空经济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德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基础设施攻坚。什邡通用机场建成投用后,可满足每日120架次起降,配套30个固定翼停机位和7个直升机停机位,辐射川渝200余家航空企业。积极争取创建省低空运行管理试点,实践“省级低空运行服务中心+市州低空运行服务分中心”模式。力争2025年底,实现德阳低空空域一体化管理;2027年底,实现串珠成链、聚链成网,完成区域低空运行分中心模式建设。
产业链延伸工程。招大引强方面,聚焦无人机整机、反制系统、卫星制造等领域,引入重大项目,力争3年内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服务链完善方面,依托西南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建设“适航+试飞”一体化平台,年服务企业超100家,降低适航取证周期30%。
政策保障给力。资金方面,谋划制定低空经济专项支持政策,对整机制造企业研发、适航取证企业给予相应补助。土地保障方面,在德阳(什邡)通航产业园储备2000亩工业用地,配套建设标准厂房、人才公寓,保障企业轻资产入驻、高效率投产。生态培育方面,推动“低空+文旅”“低空+农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三星堆低空旅游环线、蓥华山航空运动基地,培育百亿级消费市场。
从重型装备制造到天空经济崛起,德阳航空航天产业正以“向天空要GDP”的雄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