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创业路上“轻装上阵”!内江“一件事”联办让创业像“网购”一样便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以前办企业登记、申请创业补贴,要在政务大厅和人社部门来回跑,光材料就准备七八套,现在一张表、一个窗口全搞定。”在内江市东兴区创业的90后青年李梦梅,亲身感受着“创业服务一件事”带来的便捷。

今年以来,内江创新推行政务服务“打包办”模式,将创业者高频办理的14项事项集成联办,让曾经繁琐的创业流程变得像“网购下单”一样轻松,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

14件事“打包办”

审批流程“瘦身”过半

记者走进内江市政务服务中心,来到人社业务综合窗口,“一表申请、一站受理、并联审批”工作已经常态化。创业者只需填写《“创业服务一件事”申请表》,工作人员就会将申请所涉事项如:企业设立登记、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创业补贴申领等信息同步推送至市场监管、人社、金融等部门系统。

“以前创业者要逐个部门提交材料,现在只需填一张综合申请表,后台自动分流转办。”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创业相关的14个政务事项,审批环节从平均12个压缩至8个以内,办理时间从15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记者从内江市政府获悉,今年前3个月,全市通过联办机制受理事项超2000件,创业者跑腿次数减少60%,像李梦梅这样的初创者感慨:“省下的时间能多跑几个市场,多谈几单业务,政府帮我们把‘时间成本’变成了‘发展成本’。”

部门协同“拧成绳”

返乡创业“磁效应”显现

打开“内江市人民政府”官网,内江市就业创业政策在此都可查询,彻底解决了过去“部门各要各的材料、说法各不相同”的问题。“一站式告知所有要求,大家都能看明白。”资中县返乡创业者王大军用手机扫着网页上的二维码说,扫码还能查看各类政策的详细情况,“比打电话问还清楚”。

标准化带来高效率,更带来强吸引力。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内江成为人才回流的“强磁场”:前3个月,新增返乡创业人数971人,创办实体975个,回引投资11.65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0个创业项目落地,资中血橙深加工、威远无花果电商等一批返乡创业项目正成为乡村振兴新亮点。

“政策像‘及时雨’,办事像‘坐快车’,谁不想回家乡干一番?”从深圳返乡开咖啡馆的张建军说。

政策精准“滴灌”

创业资金“活水”快流

“毕业就想创业,却担心贷款流程复杂,没想到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送政策’。”应届大学毕业生陈宇轩,通过“重点群体创业服务包”,很快就拿到了创业担保贷款。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内江推出定制化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者绘制“政策导航图”,标注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12项“政策红包”;为返乡农民工建立“创业档案”,跟踪对接资金需求、场地扶持等个性化诉求。

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内江全市已发放创业贷款2560.8万元、创业补贴28万元,政策触达率提升40%。从“分头办”到“集成办”,从“群众问”到“政府送”,内江的“创业服务一件事”改革,不仅是政务流程的“物理整合”,更是服务理念的“化学裂变”。

当创业路上的“堵点”变成“亮点”,当政策红利化作“及时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正在内江这片热土上轻装上阵、逐梦前行。正如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负责人所说:“我们多做‘后台整合’,群众就能少些‘前台奔波’,这就是改革的初心。”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