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对华家居产品加征45%关税的冲击,川派家具发源地——成都崇州快速调整战略,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政企协同纾困等举措寻找突围路径。

三天转型:俄罗斯市场火速开单
亚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足两年的跨境电商家具企业,产品70%销往美国,但4月10日生效的新关税让企业压力陡增。总经理胡洋算了一笔账:“此前关税约20%,现在升至45%,每个货柜成本多出4万元,直接吞噬了利润空间。”企业主营的宠物家具和小型成品家具首当其冲,部分北美客户已暂停订单。

危机倒逼下,企业迅速启动预案。4月20日注册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21日上线15款产品,22日晚即通过广告投放实现首单销售。“针对俄罗斯买家偏好,我们还在调整产品门类和清单。”跨境电商运营总监刘小焦介绍,首批上架的商品已经累计成交3单。
这份“速效药”源自未雨绸缪。胡洋透露,去年已开始布局“一带一路”市场物流通道,并且已经打通了物流渠道。“虽然美国市场占用我们70%精力,但多元布局让我们有了转身空间。”

政府专班:三轮摸底与沿海抢单
企业自救的同时,政府纾困措施同步推进。“4月初我们就成立工作专班,现在每天跟进企业动态。”崇州经开区家居产业发展部部长杨也表示,目前已开展了两轮企业调研,即将开展第三轮,实现区内家具企业的全覆盖。

根据调研结果,他们迅速制定两项短期应对方案。第一是开拓市场,崇州经开区政府即将组织专人专班前往沿海,帮助企业对接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特别是北美以外的市场渠道。第二是内销转型,依托崇州“天府美好家”公共品牌开设专区,推动外贸产品转内销。
“崇州家居产业有近40年制造底蕴,这是应对风险的底气。”杨也提到,当地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跨境电商的完整产业链,1400余家配套企业可快速调整生产。以亚嘉国际为例,其产品所需的五金件、包装材料均能在50公里半径内采购,供应链响应速度比外地企业快3天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