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泸州叙永:苦笋不“苦” 还能致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新鲜的苦竹笋,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时下正是吃苦笋的季节,每年饕客们争先恐后地尝鲜。近日,在泸州市叙永县天池镇街边,摆满了等待销售的苦竹笋,每斤5元的价格甚是可观。在当地,竹林不仅是生态的守护者,更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竹林下农民的致富路

“杨老辈,给你送今天的竹料钱来了。”天池镇竹料砍伐队刚从盐井村5组村民杨宗富房后砍完竹料,路过杨宗富家门口,为他送上了200元竹料钱。

杨宗富有约4亩竹林地,每亩产竹2吨,每吨能卖约550元。今年,杨宗富找来专业砍伐队,每吨竹料净得200元,其余的砍伐队拉走销售后作为工钱和运输费。

这片竹林是杨宗富的“绿色银行”。他不仅卖竹料还卖竹笋,现在的苦竹笋很是卖得起价。“苦竹笋最值钱,价格最高时,每斤能卖50元,现在能卖到每斤5元。”杨宗富算了一笔账,每年靠竹增收约3万元。

天池镇位于叙永县城北部,有优质林竹资源约6万亩,其中笋用竹林约2.5万亩,成片苦竹林1.2万亩,年产苦竹笋7000吨。“村里的苦笋大多数被收购商收走了,剩余的一小部分在市场上卖,供不应求。”天池镇党建办主任李晨曦介绍。

苦笋文化交流活动现场(资料图)

竹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让天池镇的名声远扬。天池镇从2011年起举办了苦笋文化交流活动,打响了苦竹笋的名声。在去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天池镇以全笋宴广宴宾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竹笋美食。

竹企业落户兜底又富民

近年来,天池镇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大力引进竹产业企业,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四川省爱德森笋宝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天池镇政府将闲置地块改建成竹笋加工厂,并成功引入该公司拎包入驻。

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对新鲜竹笋进行剥壳、清洗、蒸煮、切制等工序。一袋袋包装好的笋尖成品整齐地摆放在展示中心,准备销往四川周边及江浙沪等地的食品加工厂。“天池镇适合发展竹产业。营商环境也好。”该公司销售总监包建中对天池镇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企业也一口气签了30年厂房租用合同。

工人正在加工竹笋

企业的落户不仅为天池镇带来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销售渠道,更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增收。公司在满负荷生产时,能带动上百人就业。

竹料加工推动发展新引擎

在天池镇,竹产业的发展不仅局限于竹笋的采摘和加工,更延伸到了竹料的加工和利用。离四川省爱德森笋宝食品有限公司500米处的玉隆天盈竹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收购和加工竹子的企业。

公司将收购来的竹子经过加工后,运往纳溪、赤水等地的纸厂。该公司和江门镇永丰纸浆厂签署了每年1万吨的供货协议,为纸厂提供了稳定的原料来源。竹料厂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农村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董事长胡明秀算了一笔账,从砍竹到运输到粉碎处理,一个竹料加工厂能养活约60个家庭。

在凤江村,也有一家竹料加工厂,每天加工竹料30多吨,全年处理6000吨左右,年产值达到320万元。处理完的竹料被送往纸浆厂造成浆板,成为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料。“水分越低的竹料越值钱,现在绝干竹料每吨1220元。”叙永县天池凤江银兴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勇说。

天池镇有优质浆用竹林3.5万亩,是生产纸浆的重要原料。现有竹木加工企业9家,年产量达5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

下一步,天池镇将继续发挥竹资源优势,建设浆纸配套产业园和农副产品产销一体示范园。计划用2年时间,使村资公司经营的竹木加工及其前端企业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争创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天池镇还将协同推进江门镇、马岭镇等周边乡镇的特色产业发展,培育规模化现代竹产品加工园,打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