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组织渠县土溪镇第一小学师生到城坝遗址,参观历史文物,体验文物修复,感受汉代文化,切实推动汉代文化“进校园”,促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在渠县城坝遗址的郭家台城址、津关遗址现场,渠县土溪镇第一小学20余名师生参观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图片展、参与文物修复等活动,探寻历史印记,触摸历史文化底蕴。 文物是文化的遗产,更是历史的见证。渠县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古城遗址,出土了战国中晚期至魏晋时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历经几千年岁月侵蚀,有些文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模样。但是文物经过精心修复,可以让一件件破损文物焕发新春,重新赋予它们再生的力量。
学生杨瑞雨:今天我参观了城坝遗址,让我感觉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作为一个渠县人,我深感自豪,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我会好好学习,尽我所能保护好传承好我们渠县的文化遗产。
将文物“搬”进课堂,课堂搬到考古现场,以文物赋能,学生们沉浸式体验文物修复工作,新颖的内容与实操手段使学生们乐在其中,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了来自历史文化的魅力,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历史的深度与温度,增强文化自信和文物保护意识,也让文物在孩子们心里“活”起来。
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建设股股长张庭郡:依托考古项目现场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的一次新的尝试,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接触历史,并触摸到历史,收获知识和快乐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物保护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