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农牧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基底稳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的阿坝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

得益于日照足、温差大、生长周期长等有利因素,阿坝州农产品口感鲜美、风味独特;秉持绿色生态优势,阿坝州畜产品肉质细嫩,富含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一直以来,阿坝州农畜产品备受各地消费者青睐。如何持续抓住消费者味蕾、留守消费者餐桌,将优质农牧产品做大做强、做精做深,阿坝州从未停止探索。

近年来,阿坝州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州拥有麦洼牦牛、三江牛等优良畜禽品种11个,汶川甜樱桃、阿坝黑青稞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茂汶苹果、若尔盖藏绵羊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4个。

如今,阿坝州“大基地、大园区、大企业、大品牌”建设成效凸显,农牧产业质效双增,乡村振兴基底越来越稳固。

科技人才支撑

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马尔康夏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而在全国,马尔康夏繁基地影响力逐步扩大,“南繁三亚·夏繁阿坝”种业IP已然打响。

科技兴农,科技强农。

马尔康夏繁基地  黄鹏摄

马尔康市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全面深化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合作,采取“科研单位+企业+平台公司+村集体”模式,大力建设集科研育种、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品种繁育中心。目前,马尔康夏繁基地核心圈层达700余亩,已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20余个专家团队入驻。

马尔康夏繁基地的“成长之路”正是阿坝州以科技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阿坝州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科技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活创新动力,在“三农”领域深耕细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金苹果,是一种独特味道,更是一个“窗口”,树立了小金县乃至阿坝州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一个小小的苹果,它成长成熟的背后,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大力支撑。小金县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建设科技创新转化平台,重点围绕小金苹果种植关键瓶颈技术需求,在联合技术攻关、共建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探索“一个高端人才或团队+一户落地签约企业+一个人才基地”模式,引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建设专家综合工作站,以“园区+科研院所”“互联网+实地”等方式,每年定期开展苹果种植关键技术培训,大力培育本土种植技术人才。

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  尕让泽登摄

牧区草地县阿坝县大力发展青稞产业,建成全省首座“青稞科技小院”,配备20多种科研实验设备,为青稞产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通过智能监测站、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现代化科技装备,对青稞种植进行精准管理。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阿坝发展万象新,科技助农的故事在阿坝州不断上演,科技明灯照亮阿坝州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产业集聚成势

擦亮“净土阿坝”金字招牌

万物生长,播种希望。近日,行走“中国甜樱桃之乡”汶川县,果农忙着打理果园,欢声笑语在山谷回荡,致富希望在枝头萌芽、开花、结果。

近年来,汶川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以甜樱桃为核心的特色水果产业,种植甜樱桃2.74万亩,培育标准化果园12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3个。

为拓宽甜樱桃等特色水果销售渠道,汶川县培育本土电商企业38家、微电商3000余户,建立三级物流快递配送体系;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建成冷链集配中心1个、冷链库68座,有效解决水果集中成熟、集中上市易腐坏问题。

小小甜樱桃做成大品牌,汶川甜樱桃提升了品质,打开了销路,赢得了先机,成为阿坝特色水果的靓丽名片,擦亮了“净土阿坝”金字招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阿坝州持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县有标识、乡有特色、村有亮点,特色农牧产业遍地开花。

红原麦洼牦牛  王雪梅摄

红色草原畜牧腾飞——红原县依托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建设,以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为核心,打造国家级麦洼牦牛原种场、麦洼牦牛选育场、国家级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和乡土牧草生产扩繁基地。目前,红原县已建成麦洼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17个、优质饲草生产基地11个。

高原小城以“小”见“大”——壤塘县将小香菇发展成农牧民增收“新引擎”,引进优质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食用菌种植,在蒲西、宗科、石里、吾伊、茸木达5个乡镇发展庭院食用菌种植127户。

理县大白菜  蔡勇摄

金川雪梨  代永清摄

“理县大白菜”“松潘贝母”“金川雪梨”“九寨沟刀党”“黑水色湾藏香猪”“卡子核桃”……一批批以县、乡、村命名的特色产业纷纷涌现,“净土阿坝”农牧产品与阿坝美景、藏羌文化一道,打开阿坝高原对外新“窗口”。

下一步,阿坝州将加快建立“净土阿坝”农特产品标准体系,重点培育红原牦牛、阿坝中蜂、金川雪梨等8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甜樱桃、牦牛、黑青稞等十大产业基地,筑牢现代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农旅深度融合

释放阿坝高原生态红利

生态是阿坝最硬的底气,旅游是阿坝最强的优势。

农旅融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近年来阿坝全域旅游发展的亮点所在。阿坝州锚定建设民宿之州、自驾之州、研学之州、网红之州、好客之州“五个之州”目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

游客采摘汶川甜樱桃  伍排勇摄

汶川县以甜樱桃为“媒”,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形成特色种植、茶园、樱花园、民宿四大产业集群。创新打造“汶川之南有好茶”“汶川之北有好果”“熊猫背篼·樱You尽游”等精品农旅IP。2025年一季度,汶川县接待游客182.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7亿,同比分别增长13.56%和35.91%。

小金县沃日镇苹果共享农庄  周静摄

小金县紧抓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姑娘山创建国际旅游小镇发展机遇,推进小金苹果农旅融合发展,在小金苹果种植核心区沃日镇木栏村建成“小金苹果共享农庄”,吸引游客在园中观光赏景、康养度假,体验农事农活,逐步构建起“生态美环境好、生产美产业好、生活美家园好”农旅融合发展的“小金样板”。小金县依托苹果产业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5亿元。

若尔盖县白河牧场油菜基地

若尔盖县大力推广油菜良种、良法、良机,突出“观光游览、休闲体验”两大功能,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白河牧场油菜基地打造成集农业生产、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产量和旅游经济双增长。

……

如今,“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处处是景、四季皆可游”是阿坝群众赞不绝口的话语,也是越来越多来州游客的真实体验。

农业发展提升了旅游的广度,全域旅游拓展了农业的深度。在农旅融合的背景下,藏寨羌乡的美丽成色越来越足,阿坝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纵观阿坝广袤乡村,农牧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发展、壮大,农旅融合发展打造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阿坝样板”,阿坝的高山牧场、河谷山涧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记者手记

一直以来,世人对阿坝州有过很过概括,诸如“美丽阿坝”“生态阿坝”“红色阿坝”等,都能生动地展示阿坝州独特的自然魅力、民族风情、文化底蕴,但又都囊括得不够全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净土阿坝”应运而生,像一面镜子,映照着阿坝州的绿色生态之美、红色精神之魂、多彩文化之韵、乡村振兴之酣。这里好山好水好风景,这里景美人和产业兴,描绘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政策解读  

新阶段“三品一标”的新内涵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