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
冰面迸裂,冰雪消融
近日,记者走进甘孜州九龙县乌拉溪镇
这座坐落在“藏彝走廊”腹地的特色小镇
正以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
向世人展示着新时代
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七十五载奋进路 荒山结出“共富果”
当阳光切开晨雾,站在海拔2200米的河坝村观景台俯瞰,乌拉溪千亩青花椒基地宛如翡翠织毯铺满山峦,仿佛遍野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椒香。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乱石滩,现在有花椒、水果、民宿产业,成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地方‘绿色银行’”。乌拉溪偏桥村党支部书记高洪才摩挲着快要挂果的花椒枝条告诉记者。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乌拉溪全镇建成标准化花椒园3200亩,带动户均增收2.3万元。

在乡村振兴示范园区的智慧大棚里,土生土长的乌拉溪人黄泽富正在调试智能一体化设备,作为如今镇上的致富带头人,黄泽富敏锐地看到了乌拉溪的发展前景。“从之前的种菜卖,到现在发展各种产业,就是看中这里‘农旅融合’的发展前景。”黄泽富自信地说。

如今他已建成6亩小番茄种植园,采用智能大棚种植模式,每年番茄产值达2万斤。就在种植园区旁边,一处名为锦绣山庄的民宿则是他另一个农旅产业,这里每年也可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民族共谱"田园曲" 文旅融合启新篇
穿过十里桃林,记者在“溪韵”山庄遇到了正在民宿忙碌的00后返乡创业青年赵梓行,她瘦小的身躯透露出干练,客房、后厨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坦言道:“毕业后回来创业,我把家里的民宿进行了提档升级,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改造后的民宿也吸引了很多客人前来,现在民宿每年收入近200万。”

傍晚时分,身着藏、汉、彝三个民族服装的舞蹈队在广场上跳起欢乐的锅庄,引得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留影。这也是赵梓行招揽客人的绝招之一,民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藏汉彝文化展演,游客既能品尝藏族美食,又能体验彝族歌舞,文化交融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徐先生就被这一幕深深吸引。“没想到高原小镇能有这么完善的旅游配套,白天摘果蔬,晚上看星星、品美食,真是‘秀美风光胜江南’。”他指着手机里的短视频告诉记者,已经在朋友圈为乌拉溪“代言”,引来数十个人进行咨询。
续写时代新传奇 农旅经济双腾飞
乌拉溪的蜕变是甘孜州75年发展历程的缩影。乌拉溪镇镇长尤花花向记者展示发展规划图:投入1.2亿元的农旅综合体即将动工,包括民宿集群建设、景区景点开发、产业品牌打造等项目,预计全镇集体经济收入三年内可从26万元跃升至100万元。


夜幕降临,广场上群众手挽手跳起锅庄舞,欢快的歌声在山谷回荡。这座昔日的偏远小镇,正以敢为人先的闯劲、民族共融的智慧,在雪域高原续写着乡村振兴的新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