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减重攻略:科学破解三大难题|科学减重一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对健康和理想身材的渴望,促使越来越多的肥胖者投身减重。然而,很多人在减重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却仍与目标遥遥相望。事实上,掌握科学减重的方法,才是破解肥胖难题的关键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1

缓解夜间饥饿感

“白天自控力强,傍晚却渐渐失控”,这成为很多成年人在健康体重管理方面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困境主要是因为夜晚饥饿感增强。夜晚食欲失控并非单纯因意志力薄弱,而是生理、环境、行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夜幕降临,促进食欲的胃饥饿素大量分泌,而抑制食欲的瘦素水平下降,形成“双重饥饿信号”;白天累积的工作压力,使得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在夜晚达到高峰,驱使身体渴望高能量食物;熬夜、失眠引发的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褪黑素分泌推迟,进一步促进夜间加餐的冲动。


缓解夜晚失控的饥饿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首先,优化晚餐结构,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低脂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胸肉、豆腐)的摄入量,延缓胃排空速度,从而获得持久的饱腹感。


其次,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减少咸味对大脑饥饿中枢的强烈刺激。


最后,正确饮水也很重要。小口慢饮50~100毫升水,能有效减轻饥饿感。


另外,如果睡前饥饿感特别强烈,不妨补充一点健康小零食,比如1根小香蕉、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1杯低脂或脱脂的酸奶(或牛奶)、1个水煮鸡蛋等。这些食物能帮助我们稳定情绪,有助于增强饱腹感,抵御夜间饥饿感的侵袭。


2

突破减重平台期

明明吃得很少,但体重总是居高不下。相信这是不少朋友减重时遇到的又一大困难。实际上,减重期间,体重并非一条直线持续下降,而是会经历多个平台期。这是因为当减少能量摄入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启动“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率,让机体能量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体重减轻的步伐停滞。


要突破平台期,就要给予身体新的刺激,重启身体的代谢引擎,从而撼动稳定的体重。


第一,告别那些极端减肥法,选择科学减重法。


第二,重新评估饮食方法和运动模式,坚持均衡膳食,交替进行不同的运动方式。以限制能量饮食为例,可以在现有饮食能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的比例,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还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B的摄入量,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尽快走出减重平台期。


3

破解体重反弹魔咒

减重难,维持减重成果更难。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肥胖者在减重后2年内,减掉的体重就会反弹50%以上;减重5年后,减掉的体重会反弹80%以上。减掉的体重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反弹,这被称为“溜溜球效应”。


身体似乎对“高体重”状态有着某种固执的偏好,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脂肪细胞存在着一种“肥胖记忆”。减重后的脂肪细胞虽然体积缩小但数量不变,这种体积的收缩会引发脂肪细胞内外压力的变化,进而通过炎症反应和分泌脂肪细胞因子等一系列机制引发体重反弹。


此外,很多减重者在达成阶段性目标后,大脑中会错误地发出“放松”的信号,使他们又恢复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旦恢复既往饮食,脂肪细胞就会迅速吸收超过正常水平3倍的能量,进一步蓄积脂肪。


体重维持是减重后的又一大挑战。要想成功保持,需要科学的减重方法和坚强的意志。身体对体型有着记忆力,因此,在减到标准体重之后,减重者还应至少花3个月来巩固减重成果。


在维持体重的阶段,养成以下好习惯能帮助减重者有效破解体重反弹的魔咒:每天测量体重,计算食物能量,称量食物分量,提前规划三餐,少吃自助餐,抵制零食诱惑,多吃饱腹感强的食物,适当延长运动时间,锻炼肌肉,不忽略早餐。同时,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谷物和深海鱼类,采用健康烹饪方式。以上方法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身体的炎症反应,从而稳固减重效果。


健康体重管理是长期工程,要想打赢这场持久战,要建立“认知-行为-环境”三位一体的支撑系统。


在认知上,接受体重的正常波动,培养对食物和饥饿的理性认知。


在行为上,养成可持续的饮食、运动、睡眠习惯。


在环境上,打造健康厨房,减少环境诱惑;积极加入减重社群,汲取社会支持力量。有坚定的信念加上有效的方法,大家就能拥抱健康而轻盈的人生。


来源:健康中国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