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中心内气氛热烈,一场由成德眉资4市共同参与的“互通互信?共建共享”—— 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研讨交流恳谈会举行。
绘制4张清单
“低空出行将是未来的方向,乘坐低空飞行器,从天府广场将可以实现15分钟到达天府国际机场。”四川沃飞长空负责人在现场的路演,瞬间点燃全场讨论热情。作为成都高新区的一家初创企业,借力于低空经济的发展利好,已迅速成长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通过专利技术产业化落地,有效带动了飞控系统、航电系统、航空三电系统及试验试飞等10余家上下游企业技术升级。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沃飞长空已成为国内首家“有人驾驶eVTOL”适航审定企业,力争今年国内首家获得载客运输类运营合格证,并于2026年开启AE200商业试点运营。
在资阳造火车的中车资阳同样也有了低空经济布局。“我们以前是造火车头,现在也要积极谋划新赛道,向低空运输进军。”中车资阳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已经成立产业调研课题组,挖掘低空产业公司的介入点,同时也通过自身机车自动驾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为都市圈低空经济企业配套关键零部件、调度与控制系统、物流运输等服务。
四川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成德眉资产业发展基础,成都都市圈将绘制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和领军人才、产业基金、关键平台、重点配套企业4张清单,推动产业在成都都市圈内合理布局,延链补链强链。
开发低空场景
“要发展低空经济,除了生产链的搭建外,应用场景则是根本。”电子科大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辉表示,在eVTOL、5G/北斗通信、AI等技术的驱动下,如物流配送、空中出租、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等低空应用场景需求越来越多,这为激发市场活力奠定了基础。
成都市低空经济办综合组组长刘铸表示,2025年一季度,成都市无人机飞行架次达到32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名。目前,成都已累计开行成都至阆中、青城山至自贡、熊猫基地至都江堰景区等低空航线91条。下一步还将加快打造“熊猫飞的”低空交旅融合品牌,拓展低空旅游航线。同时,针对都市圈内,建议开行串联熊猫基地、都江堰、三星堆、三苏祠、江口沉银博物馆、安岳石刻等景点的都市圈低空文旅通航航线,拓展都市圈内医疗物资、道路网线巡检应用。
立足成都都市圈旅游资源富集、地貌丰富的特点,四川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认为,成德眉资4市应建立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构建都市圈低空经济组织体系,共同做好低空应用场景规划,编制文旅、医疗、安防、物流等低空经济示范应用场景清单,分类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支持物流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开展无人机配送业务,探索在大熊猫基地、三星堆、三苏祠等景区部署eVTOL起降点,打造成都都市圈低空观光游览项目。
|